按室內空氣環境要求以及功能的不同可以分為:舒適性空調及工藝性空調。
舒適性空調:
能夠向人們提供一個適宜的工作環境或生活環境,從而提高工作效率或維護良好的健康水平的空調系統。
服務對象為:人。
適用場合:寫字樓、商場、劇院、酒店等等。
空調舒適性影響因素有哪些?
人體的冷熱感與溫度、濕度、風速、內表面溫度、活動量、衣著、年齡、性別、身體狀況等因素有關;濕度的影響與溫度有關。為滿足不同的需求,國家出臺空調舒適性的評價方法:
熱舒適性指標:
PMV:預計平均熱感覺指數,7級:+3~~3;代表熱、溫暖、較溫暖、適中、較涼、涼、冷
PPD: 預期不滿意百分率;
PMV=0相當于PPD=5%;
規范要求:PMV=±1 PPD≯27%
注:PMV是同一環境中大多 數人的冷熱感覺平均值。
工藝性空調:
是能夠滿足室內生產、科研等工藝過程所要求的特定空氣參數的空調系統。
服務對象為:生產、科研、設備等工藝。
適用場所:研發實驗室、醫院手術室、紡織車間、電子產品車間等等
空調系統組成
空氣調節系統組成
冷熱源:
熱泵:
制冷系統:
空調是怎樣制冷制熱的?為什么會制冷制熱?
低溫低壓的制冷劑蒸汽被吸入壓縮機,通過壓縮機進行壓縮,變成高溫高壓的制冷劑蒸汽被輸送到冷凝器,通過冷凝器進行冷凝(放熱),變成高溫高壓的制冷劑液體(熱量通過載熱劑進行釋放)。高溫高壓的制冷劑液體在通過節流閥(膨脹閥)降壓后,變為低溫低壓的制冷劑液體進入蒸發器,通過蒸發器進行蒸發(吸熱),變為低溫低壓的制冷劑氣體(冷量通過載冷劑進行能量釋放),進行再次制冷循環,周而復始。
冷媒輸配管道
冷媒輸配送管道(水系統)的功能是輸配冷熱能量,滿足末端設備或機組的符合要求。根據配送熱量的不同分為冷卻水系統和冷凍水系統。
冷卻水供水方式分類
空調冷卻水系統按照供水方式,可以分為:直流供水、循環供水。
直流式供水系統:
冷卻水經冷凝器等用水設備后,直接排入下水道或河道,利用后的冷卻水可以綜合利用:比如生產、生活用水。
循環水冷卻系統:
可分為自然通風冷卻循環系統與機械通風冷卻循環系統。
機械通風冷卻循環系統:采用自然冷卻或機械通風冷卻塔或噴射式冷卻塔,使冷卻水與機械通風接觸進行熱量交換。
冷卻塔水箱容積:不應小于系統流量的1.2倍。冷卻系統補水量一般為1-2%系統流量。
空調冷凍水系統分類
1、按照水系統是否與大氣相通,可以分為開式系統和閉式系統。
開式與閉式系統比較:
開式系統:冷卻系統、水、冰蓄冷系統、生活供水等場合。
閉式系統:冷凍、供暖系統等場合。
2、按照空調水系統的回水布管方式,可以分為同程式和異程式兩種回水方式。
同程式與異程式比較:
同程系統:系統較大、熱負荷分散不均等場合。
異程系統:系統較小、熱負荷分散較均勻的場合。
3、按照水系統管道配置的多少,可以分為兩管制、三管制、四管制以及分區兩管制方式。
各管制系統比較:
多管制系統實用場所:
兩管制系統:適用于同一熱源,采暖供冷不同時使用的場合;如地 源熱泵、北方地區。
三管制系統:能量損耗較大,采用該種方式較少。
四管制系統:采用兩個熱源(冷機+鍋爐)存在同時供冷供熱場所。如辦公室和實驗室混用的建筑場所等。
分區空調系統:采用兩個熱源(冷機+鍋爐)存在同時供冷供熱場所。如建筑物單層面積較大的商場等。
4、定流量和變流量系統比較:
定流量系統:熱負荷變化較小的車間、潔凈室、商場、車站、劇院等等場所。該系統節能空間較小。
變流量系統:適用于熱量變化較大酒店、客房等場所。該系統存在較大節能空間。
5、按照能源側與負荷側是采用合用同一循環系統還是采用兩個循環系統,可以分為單式泵和復式泵兩種系統。
單式泵和復式泵的比較:
單式泵:適用于系統較小、熱負荷均勻的場所。如:潔凈室、車間等場所。
復式泵:適用于系統較大、各區域系統需求較大的場所。如:市政熱力、科技園區等。